跳至內容
關閉
A-
A+
A-
A+
搜尋
選單
搜尋
提交

香港文化事誌 (2010年)

日期 事件 備註
1月5日 浸會大學電影學院舉行成立典禮,學院得到電影發展基金資助340萬元及成龍慈善基金資助50萬元(五年內每年捐助10萬元),分別用以支持學院的長遠發展及成立獎學金之用。 針對東南亞各地區影視數碼媒體產業的急速發展,香港浸會大學於2009年6月將傳理學院轄下的電影電視系改組為「電影學院」,致力從創意科技、製作、學術及藝術等多方面,培訓具文化識見和藝術觸覺的影視媒體產業人才。 傳理學院電影學院提供高級文憑、本科學位和高級學位的電影專業培訓課程,讓更多有志於從事影視藝術創作工作的年輕人能夠有系統地學習相關知識。
1月8日 西九第一階段公眾參與活動結束,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收到約6,000份填妥的問卷、198份書面意見及96份透過管理局諮詢會主席設立的facebook群組發表的意見。有關資料將交予理工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作整理及分析。 西九管理局於2009年10月至2010年1月,展開為期3個月的首階段公眾參與活動。在第一階段公眾參與活動期,西九管理局先後舉辦了三場公眾論壇、兩場分別以學生和青年為對象的論壇,以及54場小組會議,收集公眾的意見。
1月15日 香港電影發展局於2010年首季落實多項放寬電影 發展基金撥款限制新措施,包括把投資電影製作基金的投資金額上限,由製作費1,200萬提高至1,500萬元、投資比率亦由製作費30%提高至35%(在 非常特殊情況下更可提高至40%)、取消10年年期規定,申請人、影片導演或監製不一定要在過去10年拍過兩部影片才可申請、改善申請表格版面設計,方便 申請人填寫、以及容許申請人於受資助電影上映5年後,向政府購回影片版權。 電影發展基金資助電影製作計劃,自2007 年10 月接受申請以來,共接獲23 宗申請,局方最終撥款共約3,877 萬元,資助其中14 套電影拍攝,並起用6 位本港新晉導演及5 位新晉監製。
2月20日 約300多名文化藝術工作者參與「生勾勾被活化大 遊行」,由銅鑼灣遊行至香港藝術發展局請願,表達擔憂政府推出的活化工廠大廈政策令其租用工廈的租金被大幅提升,抗議有關政策影響創作生態及生存空間,並 將失去工廈的創作空間。藝發局行政總裁茹國烈表示,關注有關政策帶來的影響,並會收集文化藝術界意見和訴求,再轉交有關政府部門研究。 行政長官於2009年10月的施政報告宣布推出一籃子新措施,透過鼓勵重建及整幢改裝,釋放舊工業大廈的潛力。 發展局於2010年4月1日正式實施「活化工廈」新措施,以便把空置的工廈重新發展提供更多可用樓面。
2月22日 由電影發展基金支持開拍的《歲月神偷》,從14部來自世界各地的電影中脫穎而出,在第60屆柏林影展中勇奪柏林影展2010水晶熊獎 ── 「新世代」最佳影片,成為首部港產片獲此殊榮。電影發展基金資助了《歲月神偷》三分之一的製作費。 電影發展基金於1999年成立,政府在2007年7月將3億元注入發展基金,並擴大其適用範疇以資助中低成本的電影製作,基金由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創意香港」轄下的香港電影發展局秘書處負責管理。 柏林國際影展與意大利威尼斯影展、法國坎城影展、俄國莫斯科影展,並稱為世界四大藝術電影展。
2月25日 財政司司長於財政預算案提出於下個財政年度向立法 會申請撥款支持一系列推動體育及藝術發展的措施,包括向「藝術及體育發展基金」注資30億元,作為種子基金,利用每年基金的投資回報,向藝術及體育界提供 具持續性的資助。另外,政府計劃撥款約7.3 億擴建高山劇場,將高山劇場打造成為粵劇演出的專用場地,及額外增撥6,900萬注資入「粵劇發展基金」,以加強粵劇藝術的承傳工作。 高山劇場將增加600 個座位至1,600個座位,同時加建新翼大樓作培訓設施。 「粵劇發展基金」的6,900萬元注資中有900萬元會用作資助培育粵劇新人,其餘6,000萬元為用作資助粵劇界,進行演出、場地租金、交流、研究、出版等活動。
3月15日 香港藝術發展局分別與廣東美術館及香港藝術館合作 推出第53屆「威尼斯雙年展(視覺藝術)」香港館的「回應展」,將代表香港參展的作品帶到廣州和香港展出,讓兩地的市民有機會欣賞這些優秀作品。回應展第 一部份以「與視覺無關的旅行」為題,於2010年3月12日至4月4日假廣東美術館舉行,第二部份以「香港生活雜記」為題,於2010年6月12日至8月 1日假香港藝術館舉行。 藝發局於2009年以「製造(完美的)世界:海洋、香港、異邦的城市和夢」參與國際知名的第53屆威尼斯雙年展(視覺藝術)。代表香港參加是次展覽的是本地藝術家白雙全先生。展覽於2009年7月至11月展出,吸引逾13萬人次參觀。
3月19日 政府宣佈委任在香港從事電影和電視相關行業超過25年的廖永亮擔任「創意香港」總監。 「創意香港」辦公室(Create Hong Kong) (創意辦)於2009年6月成立,隸屬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其願景和使命是將香港發展成為區內創意之都,以及營造有利環境促進創意產業發展。辦公室為業界提供一站式支援,串連10多個行業製造更多商機。
3月24日 西九管理局宣佈聘請英國倫敦巴比肯中心藝術總監謝卓飛擔任西九管理局行政總裁,於2010年8月正式上任,任期三年。 謝卓飛先生在國際藝術界擁有30多年的豐富經驗。 他在過去15年間於英國倫敦巴比肯中心 (Barbican Centre)擔任藝術總監,負責制定及管理該中心的預算。在加盟巴比肯中心前,於1990至1995年間擔任倫敦南岸中心(Southbank Centre)的音樂總監/音樂項目總監。他亦曾在英國廣播公司任職13年,曾於該公司擔任高級製作總監。
4月1日 西九文化區管理局公布首階段公眾諮詢結果,報告歸 納市民最關注西九文化區的環境氣氛,認為需令人感到悠閒,並具備藝術文化氣息;至於西九外觀,市民普遍認為需擁有綠化佈局,並要展現本土及傳統特色。市民 期望西九具備大型表演場地、劇院、博物館及演奏廳等設施。西九管理局會將市民意見交給三間圖則顧問進行設計,並擬於2010年8月開展第二階段公眾參與活 動。  
4月1日 粵劇發展基金將與香港大學粵劇教育學院中文教育研究中心合作推行新高中粵劇通識課程,於兩所中學試以已故名伶梁醒波的生平作教材,動用基金資助青少年觀賞粵劇及作匯演培訓。 梁醒波先生為著名粵劇紅伶,試行課程將介紹梁醒波(1908至1981)的一生,透過其成長和粵劇生涯透視香港粵劇史及當時的民間生活。 粵劇於2009年被納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4月6日 位於下亞厘畢道身處逾百年歷史建築物的藝穗會被列入保育中環項目。藝穗會獲馬會資助2,400萬元,將於今年動工進行大規模復修,以期望兩年後回復原貌,串連中區警署建築群、荷李活道警察宿舍,共同塑造舊城區文化藝術空間。 「保育中環」是持續和互動的工作,首階段有8個項目,包括:
  1. 中環街市
  2. 荷李活道已婚警察宿舍
  3. 中區警署建築群
  4. 香港聖公會建築群
  5. 中區政府合署建築群
  6. 前法國海外傳道會大樓
  7. 美利大廈
  8. 中環新海濱
4月8日 香港的藝術表演團體與視覺藝術家將於中國2010 年上海世界博覽會(上海世博會)聯袂呈獻香港以外規模最為龐大的連串文化項目,共 26個項目逾70場演藝節目及4個視覺藝術展覽,以展示香港藝術家的才華和創意。節目包括粵劇、中西樂、舞蹈、戲劇、歌劇、音樂劇場、多媒體演出等,於世 博園區場地及上海其他主要表演場地舉行。  
4月11日 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正式宣布委任3名行政總監:香港科技園公司項目設施副總裁陳文偉,專業會計師林綺華,及曾任香港鐵路有限公司項目和國際業務首席法律顧問的駱基道,分別主理西九文化區的項目推展、財務及法律事務。  
4月14日 香港4位中學生陳小龍、董祖恩、何嘉浩和陳立信,憑着以環保為題的3D動畫《The Earth Game》(地球遊戲),從來自130多個國家逾200份作品中脫穎而出,獲得「克羅地亞國際兒童及青年動畫創作大賽」高級組冠軍。 國際性的「克羅地亞國際兒童及青年動畫創作大賽」首屆舉辦,由克羅地亞國家電影局主辦,目的是推廣動畫和當地文化,以及為不同國籍的小朋友和青年作一個建立友誼的平台。
4月16日 民政事務局公布委任鄒燦林先生為新一屆粵劇發展諮詢委員會主席,同時委任9名新成員(包括呂洪廣、陳婉紅、楊偉誠、譚榮邦、李建雄、戴淑茵、李沛妍、梁慧怡及伍兆榮)及再度委任16名現任委員。新一屆委員會的任期為兩年,由2010年5月1日至2012年4月30日。 為了更有效地協助發展粵劇這門別具特色的本土文化藝術,民政事務局於2004年5月1日成立粵劇發展諮詢委員會,就推廣、保存、研究及發展粵劇向民政事務局局長提供意見。
4月23日 西九管理局宣布委任香港藝術發展局行政總裁茹國烈為表演藝術政策及管理事務行政總監,負責擬定西九區內表演藝術設施的願景、使命和藝術方向,以及為表演藝術擬定整體策略方向;同時亦會在節目策劃方面,與不同團體合作。  
4月27日 香港藝術發展局在「2009 香港藝術發展獎」頒獎禮上,頒發了30個獎項予本地藝術工作者、團體、學校及商業機構,以表揚他們在藝術方面的成就,以及在推動香港藝術發展的貢獻。今 年,「終身成就獎」的得主是蜚聲世界文壇的中國文學家和學者查良鏞(金庸)教授。今年新增設的「傑出藝術貢獻獎」得主有資深舞台劇及電視演員鍾景輝博士、 著名舞者及演員劉兆銘先生,以及資深文學研究、文化工作者盧瑋鑾教授(小思)。「傑出藝術貢獻獎」旨在表揚過去數十年於不同藝術界別有傑出貢獻的藝術工作 者。  
5月7日 兩位香港藝術工作者,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文化節目組 高級經理(音樂節目)黃麗珊女士及進念二十面體藝團經理(節目)簡溢雅女士獲選參加由香港藝術發展局與英國文化協會及The Sage Gateshead合作推出的「The Sage Gateshead實習計劃2010」。她們分別於2010年5月及11月開始參與為期12個星期的海外實習計畫,到位於英國東北部蓋茨黑德的音樂教育、 表演及會議中心The Sage Gateshead參與特定專案的工作,以汲取藝術管理的經驗。  
5月8日 由上海現代戲劇谷主辦,香港藝術發展局、北京戲劇 家協會協辦的「京港滬三城青年戲劇導演作品世博展演季」(「展演季」),於2010年5月8日至17日上海世博期間在上海舉行。京港滬三城共推出9台劇目 合共18場戲劇演出,三個代表香港的劇團及演出劇目分別為影話戲的《獨坐婚姻介紹所》、愛麗絲劇場實驗室的《卡夫卡的七個箱子》及7A班戲劇組的《想死》 (上海版)。活動讓更多青年戲劇人有更多機會進行戲劇藝術實踐,並同時探討發展當代戲劇的商業發展空間,促進國際戲劇交流。  
5月8日 民政事務局今天宣布於2010年5月14日向立法 會申請30億元撥款,注資藝術及體育發展基金,預期基金每年有約1億2000至5000萬元投資回報,將平分用於本港文化藝術和體育發展。民政局計劃將藝 發局每年撥款增至3,000萬,並於2010年中成立藝術諮詢委員會,審核200萬以上資助的申請,推動本港舉辦大型文化藝術活動,並向民政事務局長提供 建議,監察項目進度等。委員會主席會是非官守成員,成員還包括民政事務局和康文署等政府代表,以及非政府的代表。  
5月23日 香港美術專科學校創校校長、著名畫家陳海鷹先生病逝。 陳海鷹先生1994年被美國肖像畫家協會譽為國際肖像畫家三傑之一,17歲開始追隨中國最早到西方研究繪畫藝術、孫中山先生譽為「東亞畫壇之巨擘」的興中 會創會成員李鐵夫學習繪畫藝術,盡得其真傳,更發展出其個人的獨特畫風。早在40年代,中國著名畫家陳樹人、高劍父、徐悲鴻和趙少昂等曾聯名推介陳海鷹其 人其畫。  
5月24日 民政事務局宣布首次與「香港國際藝術展」合作,於 2010年5月25日至30日香港國際藝術展期間呈獻「香港藝術週」,致力讓國際藝術界聚焦於本港文化藝術;一系列香港國際藝術論壇亦會於藝術展期間舉 行,多位香港藝術家及香港當代藝術雙年獎得主共同探討香港藝術定位等問題。 「香港國際藝術展」是亞洲最主要的藝術展,每年吸引眾多世界知名畫廊齊集香港,各主要國際及地區拍賣行亦把香港作為拍賣交易點,使本港成為亞洲藝術市場的新中心。
6月3日 年僅4歲的本港小畫家劉見之與16歲的謝愉在第 29屆國際青少年蒙馬特現場繪畫比賽中,擊敗自全球20多個國家及地區隊伍,勇奪「全球十大青少年畫家」榮譽。謝愉更同時奪得大賽中級組「全球總冠軍」。 4歲的劉見之為最年輕得獎者,更被大會評審團讚揚為“Young Hero of Art”(年輕藝術精英)。 「國際青少年蒙馬特現場繪畫比賽」有「畫壇奧林匹克」稱譽。第29屆比賽於馬其頓舉行,參加者須於一周內,在古城和山區上即場完成作品。
6月4日 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舉辦的首屆「中國戲曲節 2010」開幕,節期長達48天至2010年7月21日。是次活動邀請本港及內地12個劇團參演,節目涵蓋不同地域而姿釆各異的地方戲曲劇種;期間通過演 出、研討會、講座及免費表演等活動,向觀眾逐一介紹不同戲曲品種的精華與特色。 為了進一步推廣中國戲曲及讓市民了解其蘊含的優美中華文化,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由2010年起,每年獻上「中國戲曲節」,藉此弘揚中國傳統戲曲、促進文化交流和鼓勵創新,更期望透過一年一度展演活動,讓香港成為對外展示中國戲曲藝術的平台。
6月15日 政府公布委任3名非官方增補委員(許焯權教授、林 向陽先生、李偉民先生)及1名官方增補委員(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副秘書長(通訊及科技))加入活化歷史建築諮詢委員會,協助發展局和商務及經濟發展局甄選改 造荷李活道前已婚警察宿舍成標誌性創意中心的建議書。委任即日生效,任期至選出創意中心的營運者為止。 於2008年成立的活化歷史建築諮詢委員會主要由非官方成員組成,負責為「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的活化項目向發展局局長提供意見,並協助政府監察活化項目的營運。 荷李活道前已婚警察宿舍項目為行政長官於2009至10年《施政報告》公布的「保育中環」措施的重要項目之一。
6月17日 香港演藝音樂學院碩士課程一年級(主修鋼琴)學生宋沛樟獲得第11屆俄羅斯國際鋼琴比賽高級組亞軍,該組別的冠軍懸空。 在加洲舉行的俄羅斯國際鋼琴比賽以年齡分為四個組別,高級組參賽者需要經過三輪比賽,年齡為18-30歲,是比賽的最高級別。俄羅斯國際鋼琴比賽除要求參賽者彈奏俄羅斯作曲家的作品,亦要求參賽者在決賽中與當地兩位音樂家演奏三重奏作品。
6月24日 西九文化區管理局宣布委任瑞典斯德哥爾摩當代美術館總監李立偉(Lars Nittve),出任該局「M+」博物館的行政總監。李立偉於2011年1月履新。 西九管理局計劃,打造M+成為富互動性、教育性及世界級的藝術館,並專注於20至21世紀的視覺文化,初步有4個發展組別,包括設計、流行文化、活動影像和視覺藝術(包括水墨藝術)。 李立偉領導的斯德哥爾摩當代美術館在2003年獲瑞典博物館會授予「全年最佳博物館獎」。他亦舉辦了多個大獲好評的展覽,包括以馬克斯恩斯特(Max Ernest)和安迪華荷(Andy Warhol)作品為題的展覽。他亦曾任倫敦特現代美術館的首任館長。
6月25日 中國國畫大師吳冠中先生今天在北京辭世。 被喻為國寶的中國畫壇大師吳冠中,藝術地位響譽全球,是國際畫壇公認的20 世紀現代中國畫的代表人物。吳氏與香港甚有淵源,1950 年代從法國乘船途經香港回國,自此對香港產生特別感情,多次以香港為主題入畫,曾4度捐贈畫作予香港,連同最新的5幅水墨作品,多年來合共捐贈了52幅畫 作予香港藝術館收藏。  
6月29日 「2010港澳視覺藝術展」由2010年6月28 日至2010年7月4日假北京中華世紀壇世界藝術館現代精品廳舉行,活動旨在促進香港、澳門及內地的文化藝術交流與合作。香港部份的展覽以「中國觸覺 – 香港・水・墨・色」為題,共展出37位活躍於香港中國繪畫界的藝術家作品。 展覽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主辦,香港民政事務局及澳門文化局為協辦單位,香港藝術發展局(藝發局)作為統籌香港展覽部份的承辦單位,與兩名本地策展人蔡 布谷女士及馬桂順博士,向北京的市民和澳門文化藝術界同儕介紹香港的優秀水墨藝術作品。  
7月2日 政府宣佈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已通過廣播事務管理 局(廣管局)就亞洲電視有限公司(亞視)和電視廣播有限公司(無線)的本地免費電視節目服務牌照進行中期檢討後提出的建議,包括新增牌照條件,以改善兩家 機構未來6年(即2010至2015年)的服務,建議包括:兩個電視台播放藝文節目和為長者而設的節目時數由每星期2小時增加至4小時(即藝文節目和為長 者而設的節目時數每星期各額外增加1小時)每星期增加90分鐘政府節目(即香港電台節目)。廣管局並於2010年7月9日發出公告,邀請公眾就3個開辦免費電視節目服務牌照的申請發表意見,諮詢期至2010年9月8日。  
7月15日 香港14歲女學生田智婷在保加尼亞蒙坦娜國際青少 年繪畫雙年賽中,擊敗來自10多個國家共1萬份作品,勇奪冠軍;16歲的莊子燕在土耳其國際青少年藝術賽中,在來自30多個國家、1萬5千多份作品中脫穎 而出奪得金獎;兩者均是首位華人奪得該兩項殊榮。而16歲的史易言則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舉辦的國際關懷愛滋病海報設計比賽中,奪得亞太區 冠軍。  
7月15日 粵劇大師羅品超先生在廣州家中不幸辭世,享年101歲。 羅品超先生原名羅肇鑒,1911年出生於廣州,12歲起學習粵劇,從藝逾80年,是「世界上年齡最大、表演時間最長的藝術家」健力士世界紀錄保持者。 羅品超先生擔任過廣東粵劇院的副院長、廣東省政協委員等要職。在粵劇表演上,羅先生以深厚的粵劇傳統功力,創造出形象生動,富有生命力的表演風格,被譽為粵劇南派文武生的藝術大師。 於1988年移居美國,仍不忘致力普及、推廣、振興粵劇藝術,獲美國紐約林肯藝術中心和美華藝術協會授予「終身藝術成就獎」。  
7月15日 香港14支隊伍參加於浙江紹興舉行的第6屆「世界 合唱比賽」,合共獲得4個組別的合唱「世界冠軍」名銜,及另外5金4銀1銅獎項。奪冠的4支香港合唱團分別是同聲青年合唱組的拔萃女書院、青年男聲合唱組 的拔萃男書院、混聲青年合唱組的聖公會林護紀念中學和教會音樂組的拔萃合唱團。 第6屆「世界合唱比賽」於2010年7月15日至26日進行,吸引83個國家和地區、472支合唱團、超過2萬名合唱團成員參加。 有合唱界「奧林匹克」之稱世界合唱比賽是世界最大規模的合唱比賽,每兩年舉辦一屆,由總部設於德國的國際文化交流基金會舉辦。
7月27日 香港資深音樂人、香港兒童合唱團名譽團長陳浩才先生不幸辭世。 陳浩才先生是本地資深音樂傳媒人及樂評人,多年來致力推廣古典音樂及藝術教育工作,早於50、60年代開始舉辦音樂欣賞會及創辦《音樂生活》雜誌,於60 年代開始主持香港電台音樂節目《醉人音樂》至今,近年更創辦音樂網站《樂庫網》,積極開拓平台向大眾介紹各類型音樂,提升大眾對音樂欣賞的興趣。陳先生同 時致力音樂藝術教育工作,為香港兒童合唱團的創辦人之一,亦曾於2002至2004年擔任藝發局的藝術顧問,為藝發局在音樂藝術方面的支援及推廣工作給予 意見。  
7月29日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三個表演場地推出為期半年的「開放舞台」試驗計劃,直至2010年7月29日共收到26個申請,表演形式包括小型樂隊、器樂合奏及歌唱等。首個表演為一歌唱及結他二人組合,於2010年7月31日在香港文化中心戶外廣場的特定表演區演出。 「開放舞台」試驗計劃旨在推動文化藝術的發展,並 為藝術愛好者開拓更多創意的表演空間,同時讓市民寫意舒適地欣賞表演藝術,豐富社區文化氣息。計劃於2010年7月至12月期間試行,開放香港文化中心、 沙田大會堂及葵青劇院的戶外廣場為特定免費表演區予表演者進行表演。計劃試行至2010年底後檢討成效。康文署其後延長該試驗計劃至2011年6月30 日。
8月10日 政府公布委任11名文化藝術及創意產業界人士出任 新成立的「港台文化合作委員會」成員,任期兩年。委員會由亞洲演藝研究創辦人及總監毛俊輝擔任召集人,委員包括陳萬雄、鄭培凱、張婉婷、江素惠、何嘉坤、 莫華倫、彭子傑、胡恩威、楊子衡、葉智榮、民政事務局局長或代表、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或代表,以及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署長或代表。 委員會的功能: (一)促進香港與台灣文化藝術及創意產業界的友誼和了解;(二)加強香港與台灣之間在文化藝術及創意產業方面的合作;(三)就可能影響兩地文化藝術及創意 產業的事宜進行討論和交換信息;以及(四)向有關當局陳述兩地關注的事宜。 「港台文化合作委員會」於「港台經濟文化合作協進 會」(協進會)下成立,作為台灣「台港經濟文化合作策進會」(策進會)轄下「文化合作委員會」的對口組織,以促進港台兩地在文化藝術及創意產業方面的交 流、聯繫和合作,並就雙方關注的事宜溝通和交換信息。「協進會」由財政司司長擔任榮譽主席、李業廣擔任主席。
8月14日 政府宣布委任由跨界別人士組成的香港電台顧問委員 會成員,由香港律師會前會長黃嘉純任顧問委員會主席,成員包括1名當然成員即廣播處長,9名非官方成員:陳建強、鄭嘉儀、馮美基、林永君、劉志權、李偉 民、司徒偉、王家慈、姚嘉姍。任命由2010年9月1日開始生效,任期2年。 委員會屬於顧問性質的獨立組織,將會向廣播處長提供意見,協助港台達致其公共目的及履行使命。  
8月20日 西九文化區第二階段公眾諮詢於今天(2010年8 月20日)至11月20日舉行,為期三個月,將收集公眾對三個概念圖則方案的意見。西九管理局於諮詢期內並會舉辦導賞團、公眾論壇等活動,三家概念圖則顧 問公司代表介紹其概念圖則方案,讓公眾更了解概念圖則的背後理念。西九管理局預計於2011年年底,把最終決定的西九設計圖則提交城規會。 西九三個概念圖則方案分別為: Foster+Partners –「城市中的公園」 許李嚴建築師事務有限公司–「文化經脈 – 持久活力」 Office for Metropolitan Architecture –「文化新尺度」  
8月27日 第12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於今日開幕,展覽於8月 29日至11月21日期間舉行。今屆的主題為「相逢在建築中」,有來自54個國家和地區的建築師參展,香港的展覽主題為「衣食住行」,涵蓋了香港人平日的 衣、食、住、行、教育及休閒生活。展覽由杜娟教授及策展團隊策劃,參展單位除建築師外,還包括來自設計、攝影等不同領域的藝術工作者。香港館並同時展出西 九文化區的三個設計模型。  
9月17日 香港藝術發展局(藝發局)首次舉辦的「鮮浪潮 2010 – 國際短片展」(「短片展」)由2010年9月17日至26日,於百老滙院線(Palace IFC影院及百老滙電影中心)舉行。藝發局是日假國際金融中心一期舉行開幕禮暨展覽。閉幕禮暨頒獎禮於2010年9月26日假柴灣青年廣場Y綜藝館舉行。 為期10日的國際短片展放映50部影片,包括29部本地的參賽作品及精選20部海外大學生的短片(包括日本夕張國際奇幻電影節及台灣金馬電影學院的參展短 片)。「短片展」邀得來自韓國的國際著名導演李滄東先生擔任開幕禮主禮嘉賓,並選映李導演於2010康城電影節,獲最佳劇本獎之電影《詩》 (Poetry)為開幕電影。 2010鮮浪潮大獎由賴恩慈導演的「1+1」奪得。該片同時獲公開組 「最佳電影」獎。 「鮮浪潮」計劃一直致力鼓勵及發掘具潛質,並有志於電影藝術發展的年青新一代,為他們提供創作及展示作品的平台。「鮮浪潮2010」除「本地競賽部份」外,更首次舉辦「國際短片展」,促進本地與國際年青電影創作人的交流。  
9月19日 一連三天(2010年9月17日- 9月19日)的2010年香港藝術發展局(藝發局)藝術範疇代表推選活動投票結束。本屆藝發局推選活動的登記選民共7,071人,總投票人數為1,909 人,投票率為27%。獲推選的9個藝術範疇代表的名單將交予行政長官考慮委任為下一屆藝發局成員,以協助藝發局策劃、推廣及支持本地藝術的發展。他們的任 期由2011年1月1日開始。 需要競逐的8個藝術範疇獲最高票數的候選人分別為:
藝術範疇 當選候選人
藝術行政 吳壽南(吳鏡輝)
藝術教育 蔡芷筠
舞蹈 何浩川
電影藝術 杜琪峯
文學藝術 蔡益懷
音樂 費明儀
視覺藝術 李錦賢
戲曲 阮兆輝
由於古天農先生是「戲劇」藝術範疇的唯一候選人,因此自動當選,而「藝術評論」藝術範疇沒有候選人,所以這兩個藝術範疇無需進行投票。
 
10月15日 香港藝術發展局正式委任周勇平先生為行政總裁,協助推行藝發局的未來發展策略。 周勇平先生擁有30多年文化藝術行政及管理經驗,曾任職於香港政府、非牟利及商營文化機構,1992-95年擔任香港藝術行政人員協會主席。1986- 96年擔任城巿當代舞蹈團行政總監,其後自組公司與不同藝術團體合作。2009年起至加入藝發局前,擔任中英劇團總經理。  
10月15日 政府公布行政長官委任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董事局成 員,任期由2010年10月23日至2012年10月22日,為期兩年。15位獲委任的非公職人員是:夏佳理、陳茂波、鍾港武、馮永基(新委任成員)、林 健鋒、林筱魯、李焯芬、羅仲榮、龍炳頤、馬逢國、單仲偕、蘇芳淑、葉詠詩、榮念曾、盛智文。15位非公職人員在文化藝術、建築、城市規劃、工程、商業及金 融、法律和地區服務方面具備豐富的經驗和專業知識,為董事局提供意見,協助董事局履行法定職責及監督西九文化區的規劃過程。  
10月21日 年青鋼琴家及音樂教育工作者黃愛恩博士獲頒第38屆香港十大傑出青年獎,以表揚她的音樂造詣及對音樂教育的貢獻。 黃愛恩女士出生時只有三根完整的手指,但她克服重 重困難,在完成所有外科矯形手術後學習鋼琴並達到演奏級的水準,並先後於香港中文大學及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取得音樂學士學位及民族音樂學博士 學位。現時於香港中文大學及香港演藝學院等專上學院教授世界音樂,致力培育音樂人才。自2010年2月起,黃女士擔任藝發局音樂界別的審批員,協助評審藝 術資助申請。
11月15日 發展局今日宣布,中環荷李活道前已婚警察宿舍項 目,將由「同心教育文化慈善基金會」,聯同香港理工大學、香港設計中心以及職業訓練局轄下的香港知專設計學院,活化成名為「原創坊」的標誌性創意中心。 「原創坊」將提供可作展銷創意產品的設計工作室、室內多功能創意活動廳、戶外創意活動空間、創意資源中心、供訪港交流的設計及藝術工作者的住宿房舍、展示 中央書院牆基遺跡和詮釋該址歷史的設施、美化休憩空間及其他商業配套如餐飲設施等。  
11月18日 政府委任香港舞蹈團有限公司董事局成員,任期兩年,包括黃遠輝(再度委任)、羅孔君(新委任)及曾釗駿(新委任)。  
11月24日 本港著名導演杜琪峯先生獲嶺南大學頒發榮譽院士,以表揚他多來年對電影藝術的貢獻。   杜琪峯先生擁有超過25年的電視和電影拍攝經驗, 曾監製和執導超過50部電影,是香港當今最活躍的導演之一。杜琪峯的電影多次在海外國際性電影展參展屢獲好評。並在2009年獲法國文化部頒發「藝術及文 學勳章」。自2004年起,杜琪峯擔任香港藝術發展局大會委員,兼任電影及媒體藝術組主席,積極推動電影及媒體藝術的發展並熱心培育電影業界新進。
11月25日 由香港藝術發展局主辦,以「跳出創意 舞在生活」 為主題的「香港舞蹈節2010」假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舉行開幕典禮。「香港舞蹈節2010」於2010年11月11日至12月18日期間舉行,為期六周, 雲集超過200位來自本地12個本地舞蹈團體舞者,以不同的舞蹈形式,向大眾展示本地舞蹈界的創意和成就。 「香港舞蹈節2010」旨在透過一系列精彩的舞蹈活動,全面展示香港舞蹈藝術的原創性及多元面貌。活動包括國際舞蹈研討會、舞台演出、比賽、工作坊、講 座、社區舞蹈活動及攝影比賽等,總數超過100場次,並涵蓋各種舞蹈類型,例如芭蕾舞、現代舞、中國舞、民族舞、爵士舞、街頭舞、標準舞及拉丁舞等。  
11月26日 行政長官委任以下人士為香港演藝學院校董會成員, 任期兩年,由2011年1月1日起生效:梁永祥(主席)、毛俊輝(副主席)、鄒燦林(司庫)、蔡敏志、劉文君、李艾琳、甘樂祺、王沛詩、楊偉忠、葉詠詩、 香港演藝學院校長(當然成員)、陳慶祥、陳偉佳博士、郭炎博士、邱歡智(新委任)及袁文俊博士(新委任)、民政事務局局長或其代表及教育局局長或其代表。  
11月30日 著名粵曲界前輩黃少俠先生(丁一)不幸辭世。 黃少俠先生曾獲藝發局頒發「2007香港藝術發展獎」之「藝術成就獎」,表揚他對本地粵曲、粵劇發展的成就及貢獻;同年獲頒民政事務局長嘉許獎狀。此外, 黃氏曾擔任藝發局藝術顧問及戲曲組的審批員,參與各項評審工作。多年來,黃氏在粵曲推廣及人才培育方面不遺餘力,數十年來培訓了不少粵曲伴奏名家,成就備 受業界人士尊崇。  
12月23日 香港藝術發展局公佈「使用工廠大廈進行藝術活動的現況及需求調查」的結果,顯示在803名成功受訪人士中,使用工廠大廈單位從事藝文活動的工作者/藝文機構,可承擔的租金及可接受的加租幅度均較低,業界期望政府能提供協助。 藝發局於2010年4月展開「使用工廠大廈進行藝術活動的現況及需求調查」計劃,旨在了解藝術界使用工廠大廈的現況、遇到的困難和限制,以及對工廠大廈的 潛在需求及考慮因素,藉此向政府反映業界使用工廠大廈的實況及面對的困難和限制。 有關是次調查結果,請瀏覽藝發局網頁﹕ http://www.hkadc.org.hk/tc/content/ web.do?id=ff8081812c2b89c5012dc5cb3d440186
12月31日 香港藝術發展局公佈「334藝術學習概況」的調查 結果,顯示410位受訪教師均大致表示已掌握及有信心實施新高中藝術課程,但有56%音樂科教師及40%視覺藝術科教師,表示學校為新高中藝術課程所提供 的資源仍未充足,最需要支援是教學人手/師生比例,其次是學生津助/財政資助、教材指引/參考資料。 藝發局於2010年3月進行了一項「334藝術學習概況 – 藝術教師調查」計劃,向全港574間中學發出問卷,邀請視覺藝術科及音樂科老師提供有關資料,以了解「334新學制」下新高中藝術教育的情況,探究學校開 辦新高中藝術科目的考慮因素、學生選科情況、校本課程安排等。 有關是次調查結果,教育局及部份教育團體對調查的回應,請瀏覽藝發局網頁﹕http://www.hkadc.org.hk/tc/content/ web.do?id=ff8081812c2b89c5012e28575f5601e7
12月31日 政府公布委任王英偉先生為香港藝術發展局新任主 席,以及殷巧兒為藝發局副主席。其他成員包括:區永熙先生、鄭錦鐘博士、蔡芷筠女士、蔡益懷先生、鍾樹根先生、費明儀女士、方文傑先生、何浩川先生、洪強 先生、高世章先生、古天農先生、林沛理先生、李錦賢先生、羅揚傑先生、文潔華教授、莫鳳儀女士、吳鏡輝(吳壽南) 先生、黃敏華女士、杜琪峯先生、阮兆輝先生。 主席、副主席及成員的任期為三年,由2011年1月1日起至2013年12月31日止。另外,三名政府代表為藝發局的當然成員,包括民政事務局局長或其代表,教育局常任秘書長或其代表,以及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署長或其代表。  

免責聲明:本「香港文化事誌」的資料來源主要來自本港各大報章,香港藝術發展局對於有關的報導內容、其準確性及完整性不負上任何法律責任,謹此聲明,各界人士祈爲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