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關閉
A-
A+
A-
A+
搜尋
選單
搜尋
提交
2024-08-05

香港藝術發展局
「藝術‧科技」展覽移師深圳
「過化存神」再度登場

深圳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307c展館
2024年8月2日至9月1日

香港藝術發展局(藝發局)積極推動內地與香港之間的藝術交流,將今年四月香港首個以人工智能為主題、廣受好評的展覽《過化存神》移師深圳南山區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由8月2日至9月1日,將香港藝術的最新體驗帶給深圳市民大眾。

由藝術家梁學彬策展的《過化存神》展覽集合不同年代和領域的藝術家,在人工智能顧問的指導下,透過多月學習使用人工智能,展示出各式各樣運用人工智能工具製成的藝術作品,涵蓋水墨藝術、西洋繪畫、攝影及跨媒介藝術創作,與觀眾一起共同探索人工智能與藝術結合的可能性。

策展人梁學彬表示:「展覽靈感源於『奇點』(Singularity)一詞,最初由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於1915年提出,用以描述黑洞中心具無限密度和重力的特性;隨後,此概念被科幻作家弗諾.文奇(Vernor Vinge)普及,假設未來當人工智能的自我進化,將引發前所未見的變革。2005年,電腦科學家兼未來學家雷蒙.庫茲維爾(Ray Kurzweil)在其著作中亦引用了『奇點』一詞,預測電腦智能將在2045年超越人類,在各個領域發動人類無法想像或預料的突破。」

是次參展藝術家嘗試運用不同人工智能工具,甚至首次應用於其創作之中,突破固有的創作模式,藉以探討語言的限制、人工智能對文化的影響、現實與人工的模糊分野、著作權、自由意志、人機協作、藝術原創性,以及人工智能的固有限制等議題。

藝發局副主席楊偉誠博士在開幕儀式上表示:「《過化存神》在香港大受歡迎,有200多次媒體報導,好評如潮,今次我們支持展覽移師到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舉行,希望將科技結合藝術的最新體驗與深圳的觀眾分享,同時彰顯國家『十四五』規劃下確定香港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策略定位。」

這次五位/組參展藝術家包括陳育強、徐沛之、麥影彤二、蘇慶強、蛙王及蛙后(郭孟浩及趙顯才)。展覽由8月2日至9月1日舉行,期間設各種公眾和教育活動,詳情請留意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網站。


《過化存神》展覽詳情:

展期: 2024年8月2日至9月1日
開放時間: 星期一至五:上午10時至晚上7時
周末及公眾假期:上午10時至晚上9時
地址: 深圳市南山區望海路1187號
交通: 乘坐2號線至「海上世界」站A出口
活動詳情: https://www.swcac.com/
照片連結: 請按此

關於香港藝術發展局

香港藝術發展局(藝發局)於1995年成立,是政府指定全方位發展香港藝術的法定機構。藝發局的角色包括資助、政策及策劃、倡議、推廣及發展、策劃活動等。藝發局的使命為策劃、推廣及支持包括文學、表演、視覺藝術、電影及媒體藝術之發展,促進和改善藝術的參與和教育、鼓勵藝術評論、提升藝術行政之水平及加強政策研究工作,務求藉藝術發展提高社會的生活質素。

粵港澳大灣區是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平台,藝發局自2018年起透過「內地灣區作品巡迴計劃」與多個內地藝文機構合作,推動本港藝術家積極參與內地各類藝術節,向內地不同城市推廣香港優秀藝術作品,擴闊本地藝術家的網絡及累積其演出經驗之餘,亦增加內地觀眾接觸本地藝術作品的機會,達至「共建人文灣區」的目標。

關於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深圳)

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位於深圳蛇口,是招商蛇口首個創新型文化綜合體,以展覽、演出、社區營造、藝術商業等複合型態,致力於為公眾持續創造獨特的美好生活文化體驗。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是普立茲克獎建築獎得主、建築大師槇文彥在中國的唯一作品,運用城市造景的手法,呈現出山、海、城交融的三重視野。開放聯通的空間可舉辦不同的文化活動,引發文化的對話和人與人的交流,同時,將蛇口多樣的地貌及交通便捷的地理位置呈現在觀者眼前。自2017年12月開館至今,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已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文化地標,獲《Lonely Planet》選為深圳首選文化目的地、《Times》選為全球百大目的地等。截至2023年底,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共舉辦194場展覽、587場演出、1517場活動,累計到訪觀眾超過820萬人次。

藝術家簡介